自貢燈會在廣州展出,象春天的暖風,吹綠了南國大地,醉倒了羊城人民,象冬天的火焰,灼熱了海的另一端,呼喚回遊子萬千。
她來了──孫中山先生的親孫女孫惠芬小姐和她的母親、表弟、弟媳一行,于1989年元月27日晚、來到越秀公園那個五彩缤紛的世界,在公園的聽雨軒酒家進餐,并頂着朦朦細雨觀看自貢燈會。
孫惠芬小姐現任美國政府駐廣州商務領事。修飾和化妝使她顯得非常年輕漂亮。我不相信她竟已滿了四十歲。她會講英語、粵語、上海話和普通話。随她一起來觀燈的華南電子公司副總經理老馬告訴我,去年夏季,她應我政府邀請,作為美國政府商務幫辦,帶領美方有關人員,參觀了廣州的一些大企業,舉行了電子尖端技術等方面的講座,為發展中美經濟交往做了大量工作。作為一個中國血統的美籍華人,孫小姐時刻關注着中國的發展,談吐中時時吐露出拳拳之心。
席間,孫小姐非常随和,她知道我聽不懂粵語,總是改用普通話與我交談。告訴我廣東宴席中總有一道“生菜”,因為這是“生财”的諧音。“廣東人會做生意,連吃飯也不忘發财的。”她風趣地說。“我們四川菜也好吃的”,我說。“對,我知道,很夠味,川菜在美國是很有名的。”
夜幕降臨了,璀璨的彩燈把北秀湖畔輝映得旖旎無比。孫小姐親熱地攙着母親,在我燈展團負責人胡德思、支亦福等的陪同下觀燈。在年年有餘燈組前,調皮小孩閉眼撒嬌的神情引起她們開懷大笑;自貢恐龍燈組造型的逼真,又使她們驚歎不已。已74歲高齡的孫夫人越看越有興緻,不顧地上泥濘,堅持上落魚頭崗展區,看完了每一組燈。
觀燈過程中,胡德思純正的四川話引起了老太太的鄉情。她告訴老胡“我有一個姐姐還在四川省的井研縣。”在孔雀開屏燈組前,她親熱地拉過陪同觀燈的人員與她們母女合影留念。
孫小姐說,自貢燈會很有民族特色,但要在工藝上進一步提高,如出國展出,一定要有符合當地語言習慣的英文解說詞,用燈箱寫出來。同時反複播放錄音解說,才能引人入性。
曾在重慶生活過多年的孫夫人見到我們顯得特别親切,她還清楚地記得,重慶一到冬天霧又濃又大。“霧重慶”,她說。潔淨的臉上沒有皺紋,眉毛修飾得彎彎 的,風度雍雅。她問我“四川峨嵋山猴子還多吧?”“多呢。”我說,她扭頭對孫小姐說“那時你還小,記不得了。”一邊說一邊用手比比當年孫小姐的高度。她突然又記起了九寨溝“我聽說九寨溝很多熊貓,是嗎?”“是的,熊貓是四川特産, 又是國寶。九寨溝是熊貓産地,竹海蒼茫,風光秀麗,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旅遊勝地,你老應該去看看。”我說。她笑着看看孫小姐。孫小姐忙說:“若有時間,當然去。”